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章敏,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本学期承担《无机及分析化学2》课程教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面对“停课不停学”的抗疫新任务,本学期课程有效耦合学习通平台和钉钉群,进行全程在线教学的生动实践。
线上教学设计思路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并改变了我们既有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全程线上教学,成为“停课不停学”的共识之举。本人把握线上教学“只隔屏不隔空”的显著特征,在教学设计上,一方面,注重不失时机厚植课程思政,注入共同抗疫的“源头活水”,激发并升华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深度挖掘课程内容知识点所蕴含的“内生动力”,激发并引导青年大学生学深悟透,提身自身硬本领。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上,有效遵循青年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求回答“何”(what)“如何”(how)“为何”(why)三大类问题,即基于“搜集和认清事实”提出问题,进而“形容事实”分析问题,最后“解释事实”解决问题。
以“酸碱指示剂”为例,首先“提出问题”: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要想知道该溶液的准确浓度,可以通过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进行滴定来获得。进行这个实验的时候,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装在碱式滴定管中,对盐酸溶液进行滴定,随着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被测的盐酸会不断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体系的pH值不断发生变化,但是通过人眼观察不出溶液pH值的变化。被测溶液在滴定过程中始终是无色透明的溶液,这时操作者会遇到一个问题,该滴定实验什么时候应该停止?被测的盐酸有没有被反应完全?其次“分析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被测物质盐酸被恰好完全反应时,没有明显的变化能告知操作者这一时刻的到来。最后“解决问题”:需要有一种物质加入到被测体系中,在滴定进行到化学计量点附近时能够发生变化,最好是颜色变化,直观的告知滴定该停止了。而这种物质前人已经发现并且成功应用于实践中。该类物质就是酸碱指示剂。通过这样的引入,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详细讲解酸碱指示剂结构、作用原理、指示剂选择等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上,优先优化线上教学素材,力求每一秒教学视频“含金量”不失真。虽同为线下,但教学视频录制和教室面对面讲授却迥然不同。录制教学视频,教师全程“自编自导自演”,完全没有学生实体参与。基于此,唯有通过教师自身认真对待线上教学,紧盯细节,倾注精力,才能真正意义上感染学生以同等态度对待线上学习,将言传身教一以贯之。同时,按知识点录制对应教学视频,杜绝“满程灌”,合理预留时间进行全部答疑和必要的教学互动,既保证了知识点的完整性,又有效缓释师生线上教与学的“视觉疲劳”。对于部分合适的章节,会预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学会“解剖麻雀”,变被动的接受型学习压力转化为主动探索式学习的动力。如酸碱滴定中,经过前期系统的讲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体系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此时将强碱滴定强酸以及强碱滴定弱酸中各选取9个点,要求其计算pH值,并绘制加入氢氧化钠体积对pH的曲线。一则可以巩固学生前面所学的关于氢离子浓度计算的内容及练习公式的运用;二则还可引导学生主动探知下一次课的内容,加深其了解酸碱滴定曲线绘制、滴定突跃范围,指示剂选择等内容的意义所在。
教学评价设计
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和钉钉群等线上教学载体,改变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如,可通过学习通平台全方位采集、识别、跟踪教与学全过程,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与干扰,建立多维、精准、实时的学生学习档案,可更加科学、规范地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同时,利用钉钉群实现有效教学组织与管理,及时全面收集学生对教师的实名制课程教学评价(如学生“回传”视频录制防“喷麦”技巧),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互动效果好,教学相长感受度稳中有升。
主要特色与创新
主要特色与创新上,力求“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
“变”:全程线上教学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即:(一)准确识变:化“疫”为机,厚植课程思政教育。(二)科学应变:因势利导,优化丰盈教学素材。(三)主动求变:点线面体,筑强知识树结构。
“不变”:(一)线上与线下的立德树人“不变”;(二)线上与线下的师德师风“不变”;(三)线上与线下的“知行合一”“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