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字〔2021〕47号
关于印发《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现将《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落实。
附件:池州学院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12月31日
附件:
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根据《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工作方案》(党宣字〔2021〕27号)的要求,结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重点任务,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与研究紧紧贴近课堂、贴近学生,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治导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思政课教师“政治三力”鲜明导向,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宣传,突显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办学方向。
坚持培心铸魂,全面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思想引领,筑牢理论根基,立足于中国实际观察和分析问题,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时代重任。
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青年大学生思想认知特性,推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工作机制、方式方法和实践路径等方面的创新。
三、总体目标
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坚守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彰显中国大学社会主义底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主要措施
(一)深入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深入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论政治理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21〕2号)等相关材料,学深悟透,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认真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专题培训
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专项学习培训(含网络培训)、会议研学和实践研修等,理论结合实际,切实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积极主动地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坚定信仰,切实增强归属感、认同感。
(三)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讲座
组织思政课教师立足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找准理论研究的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讲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通过积极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思想、错误观点,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四)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融入思政课教学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各教研室要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如何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和“形势与政策”课,作出相应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设计,通过教师集体备课等方式,统一认识,明确举措,促进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难点,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导思政类社团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结合地方研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家风文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咨议功能。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等思政类大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活动,引领青年大学生以实践行动更深刻地感悟和践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教研室要统筹协调,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政治理论课具体工作,将融入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纳入课程建设总体部署,适时开展督导,检查本意见的执行情况,推动融入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二)落实保障机制
各相关教研室之间要建立交流协商和联系合作的机制。各教研室主任在集体备课、教研选题、指导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等方面要发挥领头作用,召开工作会议,听取一线教师意见,落实工作责任。督促教师参加校际横向交流,广泛学习借鉴外校有关“融入”工作的典型经验,切实提高“融入”教育的实效。